macu盘安装win10教程-(macu盘安装win10教程无法对计算机进行启动到下一个)

192.168.0.1 次浏览手机阅读
macu盘安装win10教程 (macu盘安装win10教程无法对计算机进行启动到下一个)

我买了苹果电脑,但玩不了游戏,怎么办啊?

朋友,买了Mac就好好学习吧,别惦记那些乱七八糟的游戏了。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聊起怎么用Mac玩游戏,这种回答是最常见的。买了Mac就要“好好学习”的调侃也成了一种标准回答。

毕竟,绝大部分网游以及3A大作对于Mac的支持以及优化,都只能用稀烂来形容,甚至更多的游戏完全不支持在Mac上运行。

如今恰巧是steam秋季大促,随便点开一个“动作”分类的页面。

你看,茫茫多的游戏里,只有那么一两款游戏的下面,除了windows标志外还附带了苹果标,而这种一页有两款的情况已经算是罕见了。

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扒拉半天,都很难找到一款支持的MacOS的游戏,而且要玩游戏,总得挑挑拣拣,选个自己喜欢的,在这些“珍稀动物”里面找到自己爱玩的更是难上加难。

一个没有……

所以,用苹果电脑就好好学习这句话,称得上是一种客观性的陈述。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当年大学时候认识的一位“土豪”同学,他在高考结束便迅速添置了电脑,本着“一切都买最贵的”这项原则直接入手了一台Mac。直到后来在学校需要跟我们开黑PUBG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之后这位哥们儿又买了一台游戏本,而Mac就那么待在角落里吃灰了三年多。

Steam上寥寥无几支持Mac的游戏,以及身边的具体例子,都能很充分的展现Mac上游戏生态的贫瘠。

可总是有人“不信邪”,你说不能玩?那我就偏要用Mac玩。

在Reddit论坛上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的乐趣就是兴致勃勃地,研究该怎么让时下流行的网络游戏以及3A大作,流畅的在Mac上面运行。

点开这个名为“macgaming”的吧,你就会看到这群很有意思的玩家。

事实上,前几年就已经有了用Mac玩各种支支持Windows的游戏的办法,比如用Parallels制作虚拟机,或者直接用Crossover在Mac上安装Windows系统,也能实现在Mac上游玩只支持Windows系统的游戏。

只是,这类软件不仅收费,对于电脑本身的配置也有一定的门槛。即便成功启动并且运行了那些游戏,最终的效果往往比起正常方式还是要差不少。

即便是当前主流游戏中最为“古旧”的《CS:GO》,从吧里一些网友的反馈来看,在Mac上面运行往往也只能保持最低画质下40-50帧。

能玩吗?能,但玩过《CS:GO》的玩家都知道,这款游戏由于TTK时间极短,更需求画面流畅和稳定来捕捉关键动作,对高帧率的要求其实比其他FPS来得更严苛;加上引擎原因,处于烟雾场景时往往会出现瞬时掉帧,平时的40~50帧,差不多只有“乞丐体验”能形容了。

这是因为除了软件层面的问题之外,还有硬件层面的核心因素:显卡。

Mac一直以来所追求便携轻薄的特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性能。普通的13寸Mac只有核显,只有15或者16寸的顶配,才会配备独立显卡。

比如MacBook Pro 16寸就可以选配AMD的Radeon Pro 5500M显卡。只是在经过比对测试之后,这张显卡的性能其实也就勉强和GTX1660Ti媲美,而且由于发热等各方面的问题,Mac适配的独立显卡在很多情况下甚至都打不过1660Ti这张“老古董”。

但要注意,这么一台MacBook的价格已经来到两万块钱左右了。

说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用Mac玩游戏面临的困难了:硬件和软件问题并存。

不过这个macgaming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疑难杂症,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决问题。

进入这个吧你就能看到大量的问题整合帖。

比如某些游戏出现卡顿,或者在游戏过程中电脑风扇的声音太大,发热问题严重等等……

这些比较常见的问题都已经被归类整理到了一起,绝大部分问题都不需要额外进行询问,只需要查找这些整理之后的电脑精华帖就能解决。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吧务还制作了一个十分详细的表格,对当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游戏进行了归类总结。

能不能用Mac原生系统直接运行?如果不能的话,究竟是需要依靠Crossover还是Parallels?不同型号的Mac能运行到哪种程度。都有十分详细的介绍。

20帧以下被归类为“无法运行”,除非你不介意超高的操作延迟。

20-35帧被归类为“一般运行”,这时候部分游戏已经能够正常游玩。

35帧以上就称得上是“完美运行”了,在不进行激烈竞技对战的情况下,已经足够满足轻度游戏玩家的需求。

当然,这些运行的标准也会根据不同的Mac型号进行调整,而他们同样有另外一个表格,对不同型号的Mac性能进行划分电脑,让每一位来到这个吧的Mac玩家能够迅速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找到自己这台电脑能够运行的游戏。

如果实在没找到也没关系,自己问一下就好。

比如这位老哥就好奇自己的电脑到底能不能正常游玩《哈迪斯》,随后下面就有人进行回复:放心玩吧,没问题的。

也有这位老哥或许是嫌CrossOver等软件的操作太过繁琐,想要直接运行PUBG,在多次失败之后选择来这里询问。只是得到的结果同样是否定的——想玩就必须得用这两个软件中的一个。

可总的来说,这个过程还是太过曲折,除了这些乐于鼓捣和钻研的部分网友,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尝试用这种方式玩游戏。

可是也会有朋友产生疑问:同样是“苹果家”的,怎么手游和端游的生态环境相差这么大?端游在Mac上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它的市场占有率其实有一定的关系。

毕竟在手游这方面,iPhone掌握着移动端的半壁江山电脑,那些手游开发商必须得重视这部分IOS用户。但PC端不同,一直以来Mac的占有率一直都在10%左右徘徊,为这么点儿人单独做优化,修BUG,然后上架游戏。最终愿意玩游戏的,可能只有这10%里面的10%。收益和成本完全不成正比。

相反,市场占比更大的Windows,很早就拿出了更多的诚意,比如已经更新到DX12的DX系列接口。在早期的“蛮荒时代”,不同品牌的电脑显卡等硬件的API都千奇百怪,为了让游戏完美运行,开发商只能按照不同的硬件拿出不同的驱动满足玩家需求,整个过程只能用折磨来形容。

但微软的DX接口公布后,一切就简单多了:硬件支持DX接口,你的游戏等软件也按照这个来写,那就肯定能运行。省心的开发过程,接近90%的市场占比,游戏开发商为什么完全侧重于Windows,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当然,这也是因为Mac为了追求极致高效的办公,作为一款生产力工具,在游戏性能这方面着实牺牲了不少。

比如苹果自家的final cut Pro以及Downie 4。

FCP在视频剪辑上比起PR还要更加稳定高效,即便只是画面预览也能保持很高的加载速度,很少有卡顿,软件崩溃重开等情况也几乎不会出现。它丰富的插件生态,也能给创作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另一方面,Mac上的“苹方字体”是可供商用的,也就是说你在Mac上制作海报或者视频字幕,都不会出现任何有关字体的版权纷争。

不仅如此,在ARM架构出现在M1开始之后,Mac在能效上的表现也进一步增强。在不插电的情况下进行修图或者办公,也能维持十几个小时,即便是视频剪辑等重度办公活动,也能维持七八个小时。

作为一款生产力工具,Mac为创作者提供了全套的解决方案以及超高的能耗比,这些都是Mac的绝对优势。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购买这么一款“高价低配”的电脑。

可作为一名偏科十分严重的选手,在生产力强大的同时,Mac在游戏性能和兼容性上却一直都比较糟糕。所以才会像前文提到的那样,被不少游戏玩家所调侃——这也正常,毕竟二者的特长和需求,几乎完全没有交集。

不过,在一些人看来,这种情况或许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毕竟随着游戏市场的不断发展,苹果哪能注意不到这么大的一块蛋糕。

比如前不久已经正式公布了,基于Metal API制作的Mac版《生化危机8》。从实测画面也能看到,4K全高的情况下,帧率始终都维持在60帧以上。

尽管这位UP实测使用的这台Mac已经是顶配,但却依然称得上是相当了不得的一项成果。

当然,也有朋友表示这次能够推出《生化危机8》,很有可能是苹果的一次尝试或者说是赔本赚吆喝——毕竟,让卡普空按照完全不同的API再来一遍,即便我不懂编程,但估摸着这工作量也不会太小。

在后续收益很难预测(其实我觉得应该很难有实质性收益)的情况下,这次尝试对于苹果而言无疑是颇为大胆的,也意味着他们已经在寻求改变。

如果在未来Mac能够解决硬件以及接口上的问题,同时又乐于给这些游戏开发商来一次PY交易,那么Mac用户未尝不能凭借原生系统,顺畅地游玩越来越多的3A大作。

我想,到了那个时候,macgaming里这些为了在Mac上玩点儿游戏而绞尽脑汁的老哥们,或许也会感到相当欣慰吧?


电脑
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