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智能电视的普及,HDR技术在电视行业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从鱼龙混杂的所谓“HDR”技术到后来有迹可循的VESA DisplayHDR标准,再到三星的HDR10/HDR10+标准和后来的杜比视界标准,HDR及其相关技术在电视行业已经十分常见,即使是互联网品牌的入门款智能电视,在其卖点介绍中都少不了HDR的身影。
不过电脑显示器领域,HDR的表现就完全是另一个情况了。2018年9月,ROG在北京发布了支持HDR技术的ROG STRIX XG32VQR显示器,这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支持HDR且通过了VESA Display HDR400认证的显示器。与此同时,暴雪、育碧等游戏开发商也发布了系列支持HDR技术的游戏,硬件软件强强联手,HDR时代仿佛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要不了多久就将成为游戏领域的新纪元。
图片来源:ROG
但事与愿违,在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下,HDR不仅没能成为游戏界的新星,就连日常使用中的表现也不够理想,以至于不少用户对HDR的认知还停留在“开了颜色会变灰”的阶段。这种糟糕的体验也导致了不少用户即使高价购买了支持HDR技术的显示器也要关闭HDR功能。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HDR技术在显示器领域的发展和普及呢?
作为用户,不购买HDR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价买HDR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可能还不如一些非HDR的显示器,简单来说就是高价低能。理论上,HDR显示器为了正确显示HDR画面,需要采用亮度更高的屏幕面板和能处理HDR信号的主板,同时还要得到相关HDR协议组织的技术授权才能标榜自己的屏幕支持HDR技术。
以市面上最常见的“VESA DisplayHDR 400”为例子,想要达到这个标准,显示器的最小峰值亮度要达到400cd/m2,最低色彩深度为8bit,最大黑色亮度不能超过0.4 cd/m2。不要忘记VESA DisplayHDR400只不过是“有牌子的”HDR的最基本门槛,不少没有经过HDR认证的显示器其实都已经达到了其中的要求。想要有一个稍微及格一点的HDR体验,至少需要HDR500/600标准显示器。
图片来源:Wikipedia
而VESA DisplayHDR600就要求显示器峰值亮度最低不低于600cd/m2,黑色亮度最高不超过0.1cd/m2,同时也要支持宽色域、10bit色深和分区调光。而高亮度、宽色域和其他功能都意味着更高的售价。
比如LG的27英寸4K显示器,支持HDR400的型号售价仅为2099元,而支持HDR600标准的27寸4K显示器售价就来到了5199元。不可否认HDR600的型号同时也支持高刷新率和其他特性,但这也从侧边印证了高标准HDR往往会和其他高标准捆绑销售,产品的终端售价也会更高。
那是不是买了高端显示器,比如采用miniLED的电竞显示器,就一定能呈现出优秀的HDR效果呢?很遗憾,HDR并没有这么简单,“开启HDR后画面变灰”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在设想中,支持HDR的显示器在显示HDR画面时可以输出更高动态范围的话,让黑色更黑、白色更白、色彩也更丰富。
但这样的显示效果需要操作系统、显卡、游戏和显示器四方的共同努力,如果这四个环节有任意一个没有正常工作,都会导致最终的HDR画面出问题。刚才说到的“开HDR画面变灰”就是操作系统、显卡、游戏或显示器中至少有一个部分没有正确处理HDR的色彩信息,将原始色彩以错误的方式映射后的结果。
此外,HDR推广早期的“虚假宣传”也拉低了用户对HDR的好感度。由于HDR技术提高了产品的成本,部分品牌就打起了HDR的“擦边球”,标榜自己的显示器或电视支持“HDR效果”。这里并不是说这款产品支持HDR,可以正确显示HDR内容,而是电视可以通过拉高对比度的方式,“模拟开启HDR的效果”。这种情况在低价智能电视产品中颇为常见,不仅让消费者买到了货不对版的产品,同时也让用户对HDR技术留下了色彩不准确的印象。
对用户来说,参差不齐的、良莠不一的HDR标准为品牌滥竽充数留下了操作空间。但对品牌来说,并不统一的HDR标注也为品牌推广HDR显示器造成了阻碍。
现阶段常见的HDR标准主要分为VESA DisplayHDR和HDR10/10+两大阵营,其中VESA DisplayHDR标准由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制定,包含HDR400/500/600/1000/1400四个基础标准以及400TrueBlack/500TrueBlack/600TrueBlack三个进阶标准。由于门槛较低,HDR400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HDR标准。
但除此之外,消费电子技术协会(CES)也在2015年发布了自己的HDR标准——HDR10。HDR10文件中包含HDR静态元数据,而由三星、20世纪福克斯和松下联合成立的HDR10+标准则在HDR10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包含了动态元数据,允许动态调整。
图片来源:www.hdr10plus.org
就像GSync和FreeSync刚刚推出时一样,由于各品牌或面板供应商所处的“阵营”不同,不同品牌甚至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所支持的HDR格式不尽相同,而复杂的HDR格式支持为HDR的软硬件协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星的电视或来自三星的显示面板通常只支持HDR10/10+格式,对杜比视界则是“视而不见”。
混乱的HDR标准不仅给显示器品牌带来困难,同时也影响了HDR相关的内容生态。硬件发展不能脱离内容生态,HDR也是同样的道理。用户之所以会购买HDR显示器,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体验HDR的内容。但由于行业格式相当混乱,如何将HDR内容准确传递、呈现给消费者已经成为了推广HDR最大的阻碍。
以海外流行的视频平台为例,YouTube在2020年就加入了对HDR视频的支持,允许用户上传HDR10+的视频。还记得在刚才的介绍中提到的HDR10+特性吗?在HDR10+文件可以包含动态元数据,允许视频在不同时间点采用不同的映射方案。
但视频上传到YouTube后,YouTube并不会按照HDR10+建议的方式处理用户上传的视频。出于控制整体成本的目的,YouTube会用一个映射方案来播放用户上传的视频,这将导致画面色彩错误渲染与偏色现象。
图片来源:Google
而绝大多数网站根本没有对HDR视频做任何形式的支持,上传的任何HDR视频都将被无情压缩为标准动态范围(SDR)视频,而HDR标准引入的宽色域特性在压缩成SDR视频后很有可能会成为色条或伪色,影响用户观感。
这种配套措施的缺失让大多数视频创作者选择“绕开”HDR,直接制作色彩鲜艳的SDR视频。而HDR内容的缺失也让消费者对HDR显示器视而不见,即使买了HDR显示器也当作一般的SDR屏幕使用。
归根结底,HDR屏幕难以推广的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并不成熟的HDR生态无法吸引用户主动开启HDR,同时HDR技术带来的产品溢价也无法在产品体验上体现出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内容入手。
首先,视频平台应该主动给内容创作者更大的创作空间,只有让内容创作主动投身HDR阵营,HDR屏幕的价值才有可能体现出来,比如哔哩哔哩对HDR就有着不错的支持,在移动设备上的观感也更为出色。
此外,业界也需要尽快拿出一套公认的HDR标准,让内容生态有例可依。既然现阶电脑段HDR生态混乱是HDR标准混杂的结果,那反过来统一的HDR标准也可以为硬件品牌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
图片来源:ASUS
只有将生态与硬件全链路打通,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HDR技术的优秀之处,HDR技术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而到那时候,HDR技术也将成为第二个“高刷新率”,在PC玩家中得到普及。相信到那时候,知乎上就再不会有人提问“为什么开了HDR画面却变灰”这种问题了。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