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的形态会存在,但会不会蜂拥而起,目前来看,它要成为一个像手机一样的标配还比较困难。”京东副总裁翁志接受亿欧采访时说。
近两年,亚马逊Echo的出现引爆了智能音箱市场。据统计,亚马逊Echo在2016年销售量超过650万台,预计2017年超过1000万台,继亚马逊之后,谷歌发布Google Home智能音箱,苹果也发布HomePod智能音箱。
与此同时,国内的京东、联想、喜马拉雅、阿里等也纷纷入局。喜马拉雅硬件总经理兼副总裁李海波曾说,他见过的智能音箱已不下百款,单单是深圳南山区一公里以内就有上百家提供硬件或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业。亿欧统计了国内外智能音箱主要玩家,具体如下:
与国外一片火热的景象相反,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却始终不温不火,科大讯飞年报显示,国内销量最高的京东叮咚音箱也不过10万台。那么,智能音箱在国内为何总是“烧不开的水”呢?亿欧从产业链上下游剖析,终于挖出它在国内“水土不服”的真相。
智能音箱产业链剖析
智能音箱产业链包括传统的声学相关的OEM/ODM供应商、芯片供应商、语音技术服务商、内容供应商和渠道。
传统的声学相关的OEM/ODM供应商:三诺、国光、奋达、哈曼国际
1、三诺。三诺集团成立于1996年,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数字多媒体音响、数码迷你音响和平面艺术音响、数字合成影院,是TCL、北大方正、清华同方、联想、海尔、创新科技、LG、沃尔玛等10多家著名品牌的配套产品。目前,三诺品牌已荣获亚洲品牌500强第391位。
2、国光电器。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51年,是全球知名的电声制造厂商,成立至今一直从事电声、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目前产品覆盖了电声配件、扬声器单元、音响系统、数字功放、聚合物锂电池等。国光电器于2005年5月在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市值47亿元。
3、奋达科技。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以电声、无线、软件、精密制造为核心,是一家新型智能硬件及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及服务商,能提供软、硬、云一体化服务的智能硬件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声产品、健康电器、智能可穿戴产品、无线模块、移动智能终端金属外观件等五大系列。奋达于201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前市值141亿元。
4、哈曼国际。哈曼国际是世界级最大的专业音响公司。旗下拥有包括Revel?、AKG?、harman/kardon?、Infinity?、JBL?、Lexicon?及MarkLevinson?等16个全球领先品牌的母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音响产品制造商,处于全球音响的研发和制造领域里的领导地位。这些公司设计、制造和销售的专业音响产品,主要适用于:录音和广播、音乐人、影院、流动演出、商业广播和工程音响等应用场所。哈曼国际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前市值78亿美元。
芯片供应商:联发科、高通、英特尔、苹果、全志、瑞芯微、紫光展锐
1、联发科。在智能音箱芯片市场,联发科先发优势明显。在今年的联发科2017股东大会之后,公司董事长蔡明介表示:“联发科是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的主力芯片商之一,占据着过半的出货份额。”在今年5月的GoogleI/O开发者大会期间,联发科更是推出了专为智能语音助理装置和智能扬声器产品而设计的系统单芯片——MT8516。
2、高通。高通在智能音箱上发力比联发科稍晚,但其表示将为硬件厂商提供配有整套预制方案的智能芯片、麦克风技术和音频系统等等,今年6月,高通正式推出旗下的“智能音效平台SmartAudioPlatform”。在这个平台上,高通提供了两款新的系统级芯片(SoC),基于骁龙425(APQ8017)芯片和骁龙212芯片(APQ8009)做的,针对音频处理优化过。
3、苹果。在今年六月份的WWDC上,苹果正式发布了智能音箱HomePod,HomePod内置强大的A8处理器,HomePod的底部配置了7个阵列式精密波束音腔,并采用SIRI进行语音交互。
4、全志科技。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先的智能应用处理器SoC和智能模拟芯片设计厂商。公司主要产品为多核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智能电源管理芯片等。早在2015年,京东推出的集成科大讯飞的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叮咚就采用的是国产芯片厂商全志科技的R16芯片(Cortex-A7四核架构)。在去年3月份科大讯飞推出了4+1环形五麦克风阵列,也是采用的全志R16平台。
5、瑞芯微。瑞芯微电子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通讯平板,电视机顶盒、车载导航、IoT物联网和多媒体音视频产品提供专业芯片解决方案。瑞芯微与谷歌的合作正在慢慢撬动智能音箱市场,今年5月,在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瑞芯微电子(Rockchip)率先向全球发布基于Android系统平台的RK3229谷歌语音助手(GoogleAssistant)解决方案。
6、紫光展锐。紫光展锐是紫光集团通过连续三次国际并购和一次外资入股,斥资27.77亿美元组建而成。目前正把发展的目标调整到物联网市场,也瞄准了低端智能音箱市场。在媒体的一次报道中,展锐的发言人表示:“目前我们的音箱客户大概有几十家,主要是300元以内的智能和蓝牙音箱,芯片价格成本很有竞争力。”
语音技术服务商:科大讯飞、思必驰、云知声
1、科大讯飞。讯飞AIUI开放平台提供基于Android、Linux系统的智能硬件解决方案,可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音箱、车载、电视、手持设备等多种领域,具备远场降噪、全双工交互、声源定位、上下文对话能力。京东叮咚智能音箱就是嵌入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
2、思必驰。思必驰为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音箱解决方案,如环形6麦阵列。思必驰CMO龙梦竹说:“我们可以和方案商合作,也可以直接和做硬件的OEM厂商合作,或者直接跟大小厂商合作,比如小米、阿里、联想这些大客户,以及像兰丁这样的创业企业。近期,针对个人/企业开发者,思必驰还推出了DUI语音定制平台,为智能硬件终端的厂商提供个性化的AI语音定制开发服务。”
3、云知声。云知声是一家专注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的AI公司,主攻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今年6月,云知声发布了智能中控解决方案Pandora,其将远场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复杂的AI技术元素整合为一个整体方案。可帮助客户实现6个月快速集成,量产出货,为产品智能化落地加速。目前,云知声已经与美的、格力、长虹等国内家电品牌合作。
龙梦竹认为,目前智能音箱应用的语音技术主要分为五大方向: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智能对话、语义理解。这些技术里,声纹识别慢慢凸显吸引力,这非常有趣,它属于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是把一句话识别成文字,而声纹识别,简单可以理解为可以知道是谁说的。
声纹识别在应用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1:1,一个是1:N,1:1的关系是提取有用的信息,知道用户声音特质是什么,判断说话人是谁。而1:N的识别,机器不知道用户是谁,但可以在多个声音里面识别出一个声音。而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在听歌的时候,根据用户喜好调用已收藏歌单。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康恒说,智能音箱涉及到的行业,以及产业链的上下游比较多,语音交互连接用户、连接服务的时候涉及到的元素非常多。它涉及的语音技术不只是语音识别,还有语义理解、麦克风阵列等,这些技术的匹配,融合很难,云知声定位做一个整体的语音解决方案,只有集成度非常高的方式才能将体验做到最好。
内容供应商:音乐、有声电台、天气、新闻资讯第三方内容服务
智能音箱的内容供应商涵盖很广,音乐提供商包括天天动听、酷我音乐、虾米音乐等;有声电台包括考拉电台、喜马拉雅、多听FM等;天气播报比如墨迹天气,新闻资讯比如今日头条、网易等,以及美团点评等O2O平台。
对于智能音箱,内容的丰富度直接决定产品体验。龙梦竹认为,智能音箱的内容厂商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积极合作型,智能音箱的风口刚刚兴起,很多内容厂商也想先占据风口。当然也会考虑是否能获得一定商务回报,因为这些厂商提供的内容和版权会基本考虑付费合作,所以他们也希望获得一定回报。但如果双方能有等量的价值回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倾向于战略合作。
第二类是是观望型,这些厂商在观望市场发展动态,以及考虑应该如何介入。以音乐为例,内容厂商能给出音乐方面的SDK、API接口,但也会考虑从合作获得更多。比如在无屏音箱里,是否能来段“这首歌是由XXX提供”的口播。
渠道为王
一款智能音箱,经过最上游的OEM/ODM厂商,到芯片、技术服务商和内容厂商之后,产品基本成型,最后进入渠道商。
技术优劣只是一种基本手段,而且在人工智能领域,由于算法上的开源,其实语音技术差距不会很大。智能音箱终究是C端产品,实际上决定谁能卖得好,还是渠道为王。
智能音箱的渠道商主要包括四大类:线上、线下、生态链(互联网生态和家电厂商固有资源)和房地产商。
1、线上渠道包括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
2、线下渠道包括一些商超、门店等;
3、生态链渠道,比如小米生态链,本身是一个推广的渠道,也是销售的资源;很多家电厂商把智能音箱放在整体的家庭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比如美的、海尔希望用智能音箱连接家庭里面的所有设备,智能音箱作为一个控制中心。
4、房地产商、开发商和智能家居的方案商。“智能音箱不是一个单体,单体的市场比例是相当小的。智能音箱未来,是连接智能家居的设备,以最自然交互的方式,帮助用户与设备之间进行交互和控制,这个是产品的核心价值。”康恒说。
有地产行业人士透露,2015年前,做智能家居的地产商加起来不超过13家,但是从2016年开始,增加到了50多家,比如万科、碧桂园都在用智能化的方式在做家装。
“智能音箱将融入到家装的前装和后装。”康恒说。
前装:即用户拿到钥匙之前,家里的装饰,甚至是电气、开关、照明,都可以智能一体化。也就是说,开发商、地产商和装修公司有全套的智能方案,可以使得这些设备在用户买完房子之后就已经是整套的互联互通,可以直接使用这些设备。
后装:如果用户买到的是毛坯房,或者二手房,需要重新装修,也可能需要改善一些“单点”的能力,可以再把智能音箱融入进去,通过后装修,作为家庭的控制电脑中心。
康恒说,其实酒店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用户进入酒店第一件事就是找开关,试用哪个开关控制哪个灯。但是如果有一个智能中控,直接能打开空调、洗手间的灯。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中高端的酒店做得非常好,比如灯光、智能窗帘,通过语音一键式方式可以控制酒店里面的所有设备。
他还认为,智能音箱不仅是一个听音乐的产品,单体的智能音箱在国内的市场非常小,目前国内的音箱品牌的卖得最多的是蓝牙音箱,和老年人的用的传统的一些,但这显然不是未来趋势,智能音箱的未来是家庭控制中心。
国内智能音箱为何“水土不服”?
亚马逊Echo以千万级的销量,引爆了美国智能音箱市场,但国内的智能音箱销量累计也不过几十万台,不及国外销量的十分之一。那么,智能音箱为何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呢?
翁志分析了国内用户的使用场景:“因为中国人非常忙碌,确实活得很累。他们在路上的时间很长,工作时间也长,没有时间天天在家里听音乐,在国内手机非常方便,国内很多的服务(比如支付)都是通过手机来做的。”
他还解释国外的环境与国内的不同:相比之下,国外很多人是不工作的,尤其是比较传统的家庭里,妇女不工作,只在家带孩子,操持家业。而且美国没有像微信这样的产品,他们在手机上的停留的时间比国内短。另外家里的地方也比较大,在厨房、客厅放音乐比较合适,甚至在家K歌也可以。但是国内不能放很大音乐,会影响邻居。
“国内外用户习惯存在差异,国内市场需求并不刚性。我对国内市场比较悲观”,祥峰投资执行董事赵楠谈及智能音箱时态度冷淡。
另外,智能家居的互联网互通也是很大的障碍,国内的家电厂商竞争更激烈,比如美的不一定让海尔的产品控制他们的产品,而海尔也不一定让美的控制他们的产品,因为美的和海尔各自都有一整套的互联网协议,很难互联互通。
龙梦竹认为,国内做智能音箱比国外主要难在六个电脑方面:
1、国内的智能音箱语音技术比Echo要难得多,Echo是全英文识别,而汉语本身要难的多,方言、语速、说话习惯问题多多,并且国内受众对英文歌曲的喜好,导致对中、英文混合识别技术也有要求;
2、国内的音乐版权方式非常分裂,比如三大音乐集团QQ音乐、海洋音乐和阿里音乐,版权不互通,所以产品上的价格消费者是否能承担起也是个问题;
3、数据不开放,比如O2O点餐,美团、百度糯米和饿了么信息不互通,比如你跟美团合作,但是很多人又不用美团APP,那么用户无法订餐;
4、价格,Echo价格大概在700元,国内普通用户能接受的价格在500以内,作为一个音乐类的产品,700元以上是音乐为主的高端品牌,500元以内才能形成更大的销售量,如何保证体验的情况下,做到低价也是一个难题;
5、屏幕和系统适配,过去的内容显示在手机端只要考虑一定的尺寸屏幕,手机屏幕是标准的。而物联网没有统一的标准,在物联网端,屏幕的尺寸相差较大,屏幕的适配需要优化,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安卓、IOS、Linux混用,所以各方面都要调节;
6、很多大的内容生态商的用户都是过亿,而国内的音箱总销量也不过几十万。但这些内容生态商要跟智能音箱的API接口适配,他们会平衡性价比,考虑时间投入成本,可能不想在这方面有所布局。
谈到智能音箱未来发展趋势,翁志说,智能音箱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它更多的是怎么帮助用户,成为用户的私人助手。智能音箱还会发展,而且产品的形态会更丰富,包括带音箱的电视以及其他形态的产品都会出来。未来可能会跑出几家做得比较优秀的厂商,肯定会有。
龙梦竹认为,国内智能音箱是否会像Echo那样成为爆款,还是像机器人那样只是昙花一现,目前还不能下一个定论。电脑唯一能确认的是消费者是否买单,渠道、内容、用户教育能否打通,是否能走进百姓生活里,能否找到打动消费者的点。但不管怎样,对于国内的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来说,智能音箱是一个大方向,是刚需。
【原标题:深度丨切开智能音箱产业链,终于挖出它在国内“水土不服”的真相】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