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汕头华侨批准文物馆,参观11万多件收藏品背后
一纸侨批 满腔家国(人民眼)·文化遗产)
游客参观广东汕头华侨批准文物馆。
本报记者 杨 彦摄
引子
银二人。
‘人在’,报平安;‘银二’,告知寄回的钱金额。广东省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馆长林庆熙说,这是一封珍惜墨水的侨批。
林庆熙介绍,华侨批准是19世纪中叶至上世纪70年代通过民间渠道和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中国的汇款凭证。2013年6月,广东、福建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汕头华侨文物馆,听取华侨历史和潮汕华侨文化介绍。秘书长强调,华侨批准记录了老一辈华侨困难的创业历史和强烈的家庭和国家感情,也是中华民族信誉和承诺的重要体现。保护这些华侨批准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和引导人们不要忘记现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老一辈华侨困难的创业历史,促进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不久前,记者走进著名侨乡汕头,聆听侨批背后的感人故事,追求家国的深刻记忆。
汕头侨批文物馆展出的陈莲音侨批。
本报记者 杨 彦摄
一个‘难’字,写下了侨胞出国谋生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赡养家人的义务。
侨批的批封与今天的普通信封大小相似,中间有一条红色长条。红条上写着收件人的件人的名字,右边是收件人的地址,左边是寄件人的地址和名字,左边是汇款的货币和金额。
林庆熙表示,潮汕、闽南等地的侨胞将寄回家乡的信件和钱逐渐演变成银信封的特殊载体。潮汕方言称这种‘银信封’为‘侨批’或‘番批’。”
华侨文物馆展厅有几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
在一张信纸上,右边有一个大的难字,占了纸的三分之二,左边有一首诗:一路递客乡到路遥,断肠暮暮回朝。风景梓中成虚梦,忧郁何时开始得消。”
一个‘困难’字下了侨胞出国谋生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赡养家人的义务。林庆熙说。
林庆熙指着一封签名陈莲音的批信,说:这是一封罕见的女性‘番客’寄给母亲的信。信中说,她‘在街上卖霜还活不下去’,但听说妈妈受伤了,‘节省日常开支’给妈妈寄钱。这种孝心令人感动。”
有侨才有批。一艘红头船示意模型陈列在侨批文物馆。林庆熙说,自清朝海禁开放至1860年汕头港口开放以来,潮汕地区的许多人要么被迫生活,要么为了避免战争,都乘坐红头船前往东南亚等地谋生。
记者在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一条不起眼的河道上,看到一艘长25米、宽9米、高7米、三桅、木船的红头船。最显眼的是船头的大红色。红头船是以船头漆成朱红色命名的。这艘船是1971年在樟林古港河床南岸洲村出土的红头船残骸∶0.6比例建造。东里镇文化站站长吴庆连说。
汕头开埠后,红头船逐渐被更先进的蒸汽船所取代,使出国更加方便。林庆熙说。
离侨批文物馆只有100米,是汕头开埠文化展览馆。据《汕头海关志》统计,从1864年到1911年,潮汕地区约有294万人离家出走,远涉重洋。
一溪目汁(泪)一船人,一条浴巾去过番(出国)。林庆熙引用了一首经典的潮汕歌谣,说经过艰辛到达异国他乡的老一辈海外华人,牢记钱银知送人知返,别忘父母共妻房的临别劝诫,修铁路,种胡椒,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工作都愿意做。经过顽强的努力和一点点钱,他开始给父母、妻子和孩子寄信。
侨批文物馆首任馆长王伟忠认为,侨批除了赡养家属、交流亲情外,还为向乡梓报效做出了历史贡献。据《潮州志》记载,近代潮人依靠批款为生,占全人口的十分之四五。王伟中说:侨批中蕴含着真诚的中国心。”
诚信贯穿华侨批准经营的各个主要环节,形成了道德链
伯一息还存在,家庭批决没有中断。一位名叫沈树然的华侨后代写了一篇文章来回忆他的叔叔:他的父亲英年早逝,他的叔叔履行了他的承诺,坚持每个月给他们的家人寄一批,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
海外华人作为批准者,履行赡养家庭的义务,寄一美元,十美元;华侨批准局作为批准者,以诚信为基础,尽一切可能确保华侨批准安全快速,如期送达华侨家庭;华侨家庭作为批准者,根据华侨家庭指定的分配计划,分配给亲友的批准和物品。王伟忠说:诚信贯穿华侨批准经营的主要环节,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道德链’。”
侨批文物馆展出了一个特别的回批。
回批是指收批人收到华侨批准后,通过原渠道寄批人发回信,以示收到侨批。林庆熙说,这一批由周恩来、叶剑英、潘汉年、廖承志联名写下。抗日战争期间,潮籍旅泰青年侨领苏君谦等3人捐款200元,支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周恩来等同志回批,高度评价他们的爱国热情,认为殊堪钦佩。”
捐笔捐款是通过‘口头批准’送达的,即批准人口头同意将钱交给华侨批准的批准局。批准局直接面对面授予最值得信赖的批准脚(批准人)。凭代码和密码到银庄取款后,由人移交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林庆熙说:这是侨批文化中诚实守信的生动体现。”
汕头大学科研处82岁退休职工曾益奋,曾仰梅之子,汕头振兴批局创始人。振盛兴批从1899年成立到1979年成立于中国银行,持续了80年,秘诀在于重信守诺。曾益奋说,由于暂时的经济紧张,一些华侨很难按时向家人发送批准,所以他们会来批准局信用批准,批准局会先垫款。收到家人批准后,他们会来批准局还钱。大家都讲诚信,互相信任。”
抗日战争期间,‘东兴汇路’的开通,也是侨批业者恪守诚信的生动注脚。王伟中介绍说,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军封锁,原来提交侨批的汇路中断,依靠侨批生活的妇女和儿童数百万人陷入困境。有鉴于此,潮汕华侨批者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了新的侨批秘密通道,即东兴汇路。这条汇路从越南芒街过境到广西东兴,然后数千英里到达广东揭阳,最后到达潮汕。路途艰险,一趟往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王伟忠说,2012年10月,他参加了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东兴汇路实地调查。这种追求也是一种精神洗礼。我们都深深感动了东兴汇路先驱的精神。”
王伟忠说,为侨眷代书回批的作者也很诚实。一位名叫洪明通的作家已经写了60多年了。他一直坚持四不写——那些收到的批款数字不清楚的人不写。他夸大了儿孙不肖,要求侨胞多寄批款。那些假装贫穷、抱怨和羞辱国格的人不写,那些挑衅和伤害天空的人不写。”
我整理和拆阅华侨批准时,我深受感动,就像坐在一圈华侨周围,告诉我他们创业谋生的困难,关心妻子、孩子和孩子,关心邻居和村民。
张美生端来一盆清水,仔细展开揉成一团的华侨批封,浸泡在水中,不时用一把小而薄的骨刀在粘贴处仔细测试。
泡了一会儿,粘贴处还是分不开。张美生立即用刀将批封从水中的侧面切开,然后用手捞出,平放在报纸上,用骨刀服从细节,然后在上面放一张报纸和一块石板。人们站起来用黑暗的力量踩在上面。这时,拿出底部的报纸,看看,覆盖其上的批封已经平展。
在等待批封自然干燥的时候,张美生去找了几张类似批封时代的空白纸。当批准几乎干燥时,他坐下来开始修理:先将空白纸铺在玻璃板上,均匀涂抹一层浆糊,然后用镊子夹住批准,小心贴在纸上,用薄刀压平细节。最后,用湿毛巾吸收多余的糊状物,直到完全干燥,然后切掉多余的空白纸,恢复批准。
最怕的是从水里捞不到,直接烂在水里。张美生说。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我遇到过,现在的经历是经过多次失败积累起来的。”
56岁的张美生有很多头衔:汕头华侨批准研究会副会长、华侨批准文物馆顾问、广东省档案馆民间档案征集鉴定专家等。他出版了《潮汕侨批赏析》、《潮汕侨批书法汇集》、《侨批档案图鉴》等作品。
张美生喜欢收集硬币。20世纪80年代末,他经常去农村收集纸币。在这个过程中,他联系了许多农民(专门从农村购买旧书和杂货的人)。从落乡人那里的各种废书杂中,张美生发现了大量侨批并开始收购。
很多没整理过的侨批又脏又乱,有的被老鼠咬了,被虫蛀了。家人不明白,说这是别人要扔掉,烧掉的东西,你却天天搬回家!张美生说。
当时我对侨批不太了解,但是侨批上贴的一些邮票吸引了我。张美生说:后来,我在整理和拆除华侨批准时深受感动,就像坐在一圈华侨周围,告诉我他们创业谋生的困难,关心妻子、孩子和孩子,以及邻居和村民的感受。”
欲罢不能的张美生,侨批越来越多,收藏的侨批一度超过6万封。
如果没有一批民间收藏家和华侨家庭帮助党委和政府打捞和保护,今天就很难有华侨批准。林庆熙叹了口气。
福成批局旧址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龙都镇前沟村。
本报记者 杨 彦摄
华侨审批是维持华侨与家乡关系的经济和精神纽带,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
在华侨批准文物馆旁边的一个巨大的红头船展板上,记录了国学大师饶宗颐对潮汕华侨批准的评价:华侨批准记录详细,内容丰富,从中我们可以了解祖国和华侨居住国的国情、华侨故乡的乡情、华侨家庭的家庭情况、华侨及其家庭情况。它是研究社会史、金融史、邮政史、海外移民史、海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的宝贵历史资料。它与经典文献相互证实,补充经典文献记录的不足,可以说是惠州合同文件后历史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
华侨审批是维持华侨与家乡关系的经济和精神纽带,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
华侨审批是维持华侨与家乡关系的经济和精神纽带,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林庆熙说,但不幸的是,华侨审批的价值长期没有被挖掘出来,处于尘封状态。
79岁的王伟忠退休前在新华社广东分社和福建分社工作。他说:广东和福建都是侨乡,但退休后和2003年参加侨批文物馆筹建时,我第一次知道侨批。”
据王介绍,侨批文物馆隶属于汕头民间学术团体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11月,饶宗颐先生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潮学讲座中,提出从经济史上看华侨批准与徽州的合同价值相等。
饶老的讨论让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茅塞顿开,决定把研究侨批放在首位。王伟忠说,在汕头市委和市政府的支持下,研究中心一方面加强了对华侨批准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另一方面创办了《华侨批准文化》半年期刊,并于2004年4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华侨批准文物馆,加强了华侨批准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2010年2月,华侨批准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2年5月入选亚太地区世界记忆名录;2013年6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侨批的价值水涨船高。虽然后来很难找到‘批’,但还是有很多免费捐赠者。张美生说。
2017年,在汕头市卫生监督所前干部谢龙波的陪同下,80多岁的父亲谢昭璧,将家中珍藏多年的368批华侨捐赠给华侨文物馆。我父亲通常住在农村祖宅里,但只要他接他住在城里,他就会去华侨文物馆。假期里,我和家人也经常来看看。因为我们的家庭记忆在这里流淌,谢龙波说。”
汕头蓝天救援中心执行队长林向华于2019年向华侨批准文物馆捐赠了140多封。2015年左右有人上门收购,出价135元。我说这是我的家史,不卖多少钱。林向华谈到了捐赠的起源:有一次,他向他的一位老师提到了这件事。老师说:华侨批准只是家里的一封信,是家族史;但如果捐赠,这是潮汕的历史,也是对华侨批准的更好保护。
“侨批文物 馆现